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科學、科技、工程以及數學(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, Math,以下簡稱STEM)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然而,無論在教育或職場,投身此領域的女性數量遠低於男性。多數的女生在成長過程中,被灌輸了「STEM與ICT(資通訊科技)是男孩天生就擅長的領域」,這些社會傳統價值及性別刻板印象,讓女孩們深信STEM與ICT並不屬於她們的學習領域及歸屬,並對於自己在該領域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。此外,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(2014-2016年)顯示,只有約30%的女學生會在接受高等教育時選擇STEM相關領域。

近十年來,我國高等教育女性學生約占五成左右,雖然男女學生受教育比例均等,但女性參與科學比例極低。例如,在STEM領域中,自然科學、數學及統計領域中女性修讀比例為40.6%,資訊通訊科技為27.9%,工程、製造及營建領域甚至只有17.4%。

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女性STEM人才培育,希望從教育開始扎根,以平衡長期以來我國教育中「男理工、女人文」的性別隔離現象。並透過活動、營隊等翻轉STEM領域艱澀難懂的刻板印象,提高女學生對科技領域產生興趣,進而改善目前STEM領域中的性別落差。

台灣的STEM現況

根據研究指出,女性在 STEM 領域在學時的表現,完全不比男性差;但是到了選擇工作時,卻會因為 STEM 領域的工作「是一條男性普遍會選擇的路」;加上整個社會對於女性的僵化印象與期待,導致許多女性傾向於選擇「不在 STEM 領域中」的工作。

從職涯方面來看,瞭解個人興趣及熱情所在,持續投入並培養專業領域,能夠協助個人順利進入職場,發揮所長;此外,根據報導指出,STEM相關行業的薪水通常比其他行業高出33%。同時,較高的薪資收入,對女性的自我肯定、家庭經濟都能帶來顯著的影響。

目前全世界STEM領域中,女性研究者僅佔30%,女學生僅35%。然而,隨著產業創新及轉型,全球對於STEM領域人才的需求增加,相關的工作機會逐年增長。越多的女性投入經濟發展,將能帶入不同於男性的視角與思考方式;或者,也可以說,更多不同性別、背景、觀點的人從事STEM工作,也更能發揮多樣性、帶來更多整合效益,有助專業技術的發展。

透過鼓勵女學生不再害怕學習科學,進一步提升未來選擇科學領域為生涯目標的意願,除了創造更多女性榜樣外,更能縮小性別落差,實現性別平等的價值。

國際女性科學日

2015年1月聯合國大會婦女地位委員會宣布每年2月11日訂定為「國際婦女和女性科學日」。促進婦女和女孩能平等地參與科學領域的教育、培訓、就業和決策進程,消除女性在經濟、社會、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因各種性別不平等的因素所形成的障礙。並鼓勵婦女在科學領域的職業發展,認同及推展婦女在科學方面的成就。此外,將女性參與STEM相關領域的工作列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透過促進措施、活動等強化女性學習科學工程領域之興趣,並打造女性人才培育環境等。

每個領域都有妳的位置

「男生要讀理組、女生要選文組」的觀念早就落伍了!

性別的差異,不應成為專業的侷限!在當代社會中, 女性在各領域展露長才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!

來看看勇敢追夢的祝英台是怎麼說的吧!